脑瘫康复的的训练课堂
特点:痉挛型双瘫患儿全身为屈曲模式,躯干骨盆轻度非对称,双侧下肢明显地屈曲、内收、内旋。这类患儿双上肢功能一般尚可。
训练方法: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减少非对称性,改善双下肢的屈曲、内收、内旋姿势,使躯干及骨盆出现伸展性姿势及四肢的外展外旋运动。
躯干伸展
进行训练时,治疗师取正坐位,让患儿仰卧,双下肢(髋关节外展外旋)放置于治疗师躯干两侧,在患儿背部用双手托住患儿躯干向上抬起,尽可能使患儿躯干及髋关节伸展。
促进呼吸
接着治疗师双手下移至患儿的骨盆,在小范围內进行骨盆与躯干之间的相对回旋运动。反复进行可以诱发患儿自发性的运动控制,增加分离性运动,同时也有利于扩大胸部运动范围,促进呼吸功能。
缓解屈曲与痉挛
为了诱发躯干的右侧伸展和重心的移动,可以让患儿躺在滚简上,治疗师这时必须紧握患儿骨盆,继续保持髋关节的外展外旋,让患儿通过滚简使重心左移,左侧躯干伸展,由于上肢的重量,患儿胸部及上肢肌群也会随之伸展,缓解屈曲性姿势及肌群的短缩性痉挛。利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进行躯干重心右移,诱发出同样的运动。
诱发抗重力伸展运动
当患儿全身性屈曲姿势缓解、屈肌痉挛减轻以后,可以让患儿俯卧于滚简上,治疗师紧握其双侧踝关节,让患儿随滚简前后滚动,躯干及髋关节出现伸展。治疗师应注意抑制患儿髋关节的内收内旋。这一运动可以诱发患儿的抗重力伸展能力及躯干的运动。
通过以上系列动作能够引发出部分自发性运动。当俯卧在滚筒上时,双上肢会出现明显的主动运动,这时治疗师要注意增加患儿上半身的主动运动能力诱发训练,如利用双上肢进行向前上方,侧方的伸展,头部上抬等训练,应注意减少代偿性运动,有痉挛出现时注意双下肢在外展外旋方向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