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是指因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等原因所导致的以半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同时可伴有失语、失认、情绪低落和视物不全等症状。
偏瘫患者一般都伴有行动不便,由于长期卧床,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就成为偏瘫患者采取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治疗护理措施。定量的康复锻炼能够增强腿部肌肉的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帮助偏瘫患者独立行走,自主活动。
偏瘫的功能锻炼时间
早期实行功能锻炼是一项重要的康复措施。根据病情,可以在急性期过后即第2周到第4周起把护理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功能的恢复,因为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较佳时期是病发后的4~6周。
今天请跟随英智康复医院的医生一起学习偏瘫患者的康复动作教程吧~
动作一:仰卧位到坐位训练
当偏瘫患者全身状态稳定、意识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不再发展时,应尽早让患者进行坐起,并减少卧床时间。这样,既可减轻脑卒中后继发的并发症,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压疮、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同时有助于增加患者的视觉输入,有利于患者与人沟通,树立康复信心。
动作二:坐位平衡训练
坐位平衡的尽早建立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坐位有利于气体交换,方便咳嗽和吞咽,能够促进视线的交流,提高注意力等。
动作三:立位平衡训练
患者坐位稳定后,可加强立位平衡训练。下肢负重对促进患肢肌肉的活动至关重要。对于患侧下肢支撑能力较差、出现健侧下肢负重过多等适应性改变的患者,可使用膝部夹板、减重悬吊等方法帮助患者尽早站立。同时,站立可以增强肌力并维持下肢主要肌群的长度。
动作四:站起和坐下训练
站起和坐下训练时,下肢各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大,对下肢肌力、平衡能力以及身体各环节之间的控制要求较高。站起和坐下的训练对行走、上下阶梯以及独立生活非常重要。如不能自如地站起和坐下,则意味着患者的生活将依赖他人辅助。
专家提醒
偏瘫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工程”,患者和家人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科学合理地设定长期和短期目标,在家人的陪伴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正确地完成预定的动作和作业,并逐渐增加难度,使肢体功能得到较大程度和较快速的恢复,另外,患者训练时不可一蹴而就,需要量力而行哦。
电话:400-7800-510 010-8581339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八里庄南里5号
Copyright © 2008-2025 北京英智康复八里庄院 备案号:京ICP备14053953号-3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京)医广【2024】第09-25-2635号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50080号